球友会新闻

普惠金融服务策略与路径需因时而变

2023-12-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日,记者在陕西铜川采访中发现,一个常住人口只有70万人左右的城市,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样也是多样化、多维度的。既有城市转型的需求,又有强化产业链韧性的需求,还有移民搬迁社区、新市民的创业就业需求,这些来自不同维度的金融需求是在城市和经济发展变化中产生的,换言之,当需求侧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时,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策略和路径也必然随之而变。

  在确定普惠金融服务策略和路径之前,还是要明确普惠金融的对象、原则和目标。从对象来看,普惠金融仍然是要为相对“微小弱”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要以金融的包容性发展为原则,从覆盖面及满足程度两个方面去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普惠金融的目标应着眼于为金融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互通,营造公平、有序、健康的金融经济发展环境。

  在明确上述要点前提下,如何让普惠金融服务更适应需求侧的变化?首先,需要建立多样性、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供给体系。当前,在县域乡村,金融供给的总量是很充分的,但供需之间的有效匹配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以银行信贷为例,尽管大银行下沉、小银行进一步做小、做散、互联网平台借助多种场景提供小额信贷服务,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金融需求得不到较好地满足。除了信息不对称、需求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之外,事实上,对于普惠人群真实有效需求的洞察和发现还远远不够。

普惠金融服务策略与路径需因时而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村地区的人群,无论是在生产中还是生活中,其资金需求一直都存在,然而,由于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很多农村人想不起来找正规的银行机构去借钱,因为,以往的经验是,从银行借钱很麻烦。例如,农户要买农资,往往习惯于去赊购,等相关农产品卖掉后再支付农资的钱,而这种赊购的资金成本大多都会高于银行当前的利息成本,就这一点来说,就需要银行机构充分摸排,更好地满足这类资金需求。再如,农村地区盖房子、办婚事、孩子上学,如果缺钱,也会习惯于向亲戚朋友借,而不是想到向银行借钱,因此,这也需要金融机构适时把握住这些需求,提供灵活、便捷的产品和服务。球友会

  其次,普惠金融是对需求主体的包容性金融,但也需要看到,要想能够适应需求侧的变化,对金融供给侧的包容也很关键。做普惠金融,总体来说是保本微利,因为,机构的总体成本是较高的,即使数字化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球友会但要真正持续为“微小弱”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一段时间内,其总体成本还是较高的,因此,要想能够让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做普惠金融的供给主体情况,需要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而不是大小银行一视同仁。

  普惠金融是发生在市场之中的,而非存在于某种特殊环境之下,因此,结合需求侧的变化,普惠金融供给策略与路径也需要符合市场化原则,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问题,不是依靠短期某种特殊政策就可以持续做好普惠金融。这其中,也涉及政府的政策介入与退出问题。一些地区在推动普惠金融落地实施过程中,借助政府的财政资金构建普惠金融的服务平台或体系,但大多数很难找到一种有效的退出机制,这也会让普惠金融的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再次,适应需求侧变化,需要线上线下融合推进,构建不同群体的信用信息平台至关重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区为了更好地推进普惠金融更精准有效,试图借助政府相关部门已有数据,打通数据壁垒,整合相关数据资源,形成对需求主体数据的全面掌握,并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很难解决普惠金融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原因何在?

  根本上来说,任何需求主体的数据信息都是动态变化的,而并非一成不变,同时,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大多来自基层上报的统计数据,而非实时发生的数据,其对于金融供需双方有效的场景数据而言,存在相当大的出入,这也是完全依靠政府核心部门统计数据去做信用信息平台很难成行的主要障碍因素。

  实践表明,要想构建有效、可持续的信用信息平台,就需要更为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更真实有效的信息采集、更全面而精准的机构准入条件以及更及时的信息更新或同步机制保障,只有这样,才会让基于普惠金融服务供需对接的信用信息平台更具价值,也更具可持续性。

  最后,要想让普惠金融推动的策略与路径更有效,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主体,分层供给。例如,针对新市民金融需求,就需要从新市民本身的需求特征入手,有的放矢地满足其不同维度的金融需求。再如,基于产业链构建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既要有针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差异化金融产品供给,还要在充分掌握产业链上下游价值关联的前提下,提升产业链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并在产业价值共享的背景下,让金融服务的效能最大化。

  分层供给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做普惠金融就不可能只关注商业利益最大化,而要更多关注价值共享、商业可持续等问题,同时,要对有金融需求的群体,提供最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要让受众群体在有资金需求的时候,第一时刻想到找相应的金融机构,让需求主体对供给方有充分的“信赖”。

搜索